在此之前,我并不对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入侵”抱有好感,但现在我想我错了。
坦白的说,开始《狼图腾》并没有吸引我,干涩的读了100多页,心里却想的是赶紧把他读完。即使是陈阵和老人与狼的几次战斗,也让我觉得“缺乏新意”。可能是因为之前我读过简介和推荐,早就了解狼们在战斗生活中的统一,凶猛,团结以及智慧,便无法被情节吸引了。
一切都从陈阵养那条小狼开始。他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养起了牧民们最抵触的动物,却令人看到一条草原的生态链。环境,动物与人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世界(人也属于动物),每个物种各尽其职,又通过自然竞争优胜略汰。这看似残忍以人为中心考虑的“狼威胁论”终于被无知的人们打破了。也许人们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在破坏环境,只觉得是在利用环境。当然今天环境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共识话题,但在上世纪70年代,草原上的人们早已熟谙于心,尊敬着腾格里。“包顺贵们”带来的“先进想法”让草原遭了秧,生态被破坏了。
很难想象,过去中国有多少个“包顺贵”这样的人,他们以自己的无知变成无谓,向下威胁群众;以自己的前途事业,向上巴结领导。他们以为他们成功了,却葬送了一片天地。但去他妈的,环境算什么呢?“外行领导内行”的时代依旧没有过去,何况在官本位的国家里,官才是一切。
话题扯远了……说到民族融合,我一直对历史上北方蛮族对中原文化的“摧毁”深感痛心,为什么华夏文明要遭受这样的打击呢?看完书我明白我错了。中原文化的始祖即是“游牧文明”,始终充满竞争的民族才能进步。我很同意作者所说的“注血”说,北方民族总带来狼的理念,为中原农耕的安逸生活带来新鲜血液。没有竞争和向上力的民族是悲哀的,而“文明狼”也许真是一个民族的完美精神图腾。
如此看来,我原来痛恨满清和大元实在是有些一概而论。只看到了中原文化的“毁灭”,却没看到“重生”。事实上文化并没有毁灭,他们得到了进化和传承。可惜的是,国人从未有过精神信仰,希望这狼的图腾能给人一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