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项目小组的解散,某个移动项目最终结束了它的为期半年的生命。它从未正式在应用市场上出现,便死于萌芽。从中得出几点宝贵的总结,也许这就是它能留给我的最后的财富。
Point1:
一个公司能否做出成功的产品,找到一个细分市场切入点只是第一步。最最重要的是,公司是否具备在这一领域的基因。所谓基因,也就是企业文化,团队(人员)水平及主导者的产品素养。人海战术在移动市场并不适用,但一定要用“最懂产品”的人来操盘。什么是最懂产品的人?自己去想。
Point2: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现有好的应用还是现有好的市场?这也许永远是一个悖论,最佳的解决方式是,不断用完善的产品创造出越来越大的市场,二者缺一不可。这次最大的问题是,做出一个产品(甚至都不能叫产品,只是一个demo)后,便停止了对其用户体验的优化及完善,反而去挖掘卖点、营销造势。一拳打出去内心却中空,导致无人买单。当然,开发和完善都需要稳定的团队力量支持,这就回到了第一点:是否有对应的产品基因?答案是NO。
Point3:
投入永远等于产出。不完全的投入换来的是残破的结局。利用业余时间去做事,无心插柳的故事大多都是渲染。做一件事,就全情投入。
对我来说,无论如何是一段有趣且有用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