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瑞士军刀还是水果刀?一切取决于你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这些决定了你对产品的定位。
从发挥产业链价值角度设计产品,要思考的问题很多。传统的互联网用户定位分群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为你的用户不再是单一的“用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如何快速摸清一个行业》里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因为它提供了什么价值?
2 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
3 这个行业的终端产品售价都由谁分享?
4 每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
5 谁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
我觉得:了解清楚有哪些环节,都有什么样类型的用户在这个环节上,获得了什么价值 – 这样的思路流程才是正确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上下游的公司,利益相关者,甚至是行业标准制定者。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作用下,此前对产品纯粹简单的设想就真要放一放了。
由于用户的类型变得多样化,列出全部用户(虽然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用户了),并对他们在价值链上的任务,职责一一划分。找到每一个角色所在位置及核心诉求,为每种诉求提供不超过3个的核心解决方案。之所以不超过3个,是力图在构思阶段要尽可能的简化,因为随着产品逐渐完善,功能会只增不减,而我们又无法解决全部,最终会把产品变成一本“百科全书”,这一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带着这些问题问自己:
1. 我真的了解了他们的运作模式,并且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吗?
2. 链条上的每个人,会因为我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3. 我最应该服务的角色是谁,为了他我宁愿部分牺牲谁的利益,或者影响怎样的优先级?
4. 我能怎样为他们服务(优势),我能得到什么(现在/未来)?
有了答案,那么你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回访哦。文章不错。如果可以,不妨加个友链。互相学习了。
多谢
,链接已加好。
以加,名字为:沙滩。如果不正确。请告诉我哈。
[…] 上次我们讨论了,站在产业链角度设计产品时所思考的问题,以及用户的多样性。原文:[原创]站在产业链角度设计产品(一)。现在我们带着思考好的问题尝试对全部用户的需求进行满足。 […]
[…] [原创]站在产业链角度设计产品(一) [原创]站在产业链角度设计产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