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端,知名保险公司基本上都已推出各自的应用,推出较早的(2010年左右)到现在已经经历过数次版本更迭。由于被赋予了重要的移动属性,所以这些应用的核心功能都和车险相关。
车辆报险的全流程大致如下(包括车车/车人/单车):购买保险,查看,报险,预约修理(或人身赔偿),提交资料,完成。若想在这其中进行全流程的覆盖参与,便是利用智能手机的特性进行信息收集及查询。不论是手机拍照还是地理位置上传,都可以大大减少因描述不清而造成的保险(救援)时间的耽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目前车险应用的功能点大致分为服务、工具和产品三类:
1. 【服务】查询:保单/订单/进度/服务网点;
2. 【服务】报险:电话拨打,资料上传及拍照;
3. 【工具】保险知识,路况地图,周边导航,车辆相关计算器,天气等;
4. 【产品】保险公司产品介绍(车险+各类险)。
或是出于定位还是实际应用的考虑,不同应用的实现程度不同。具体功能见下表:
平安车险:
1. 可提供基本的报险、(保单、订单)查询;
2. 应用设计采用蜂窝状设计,较为新颖;
3. 应用使用不太稳定,经常跳出;
4. 弹出提示后,没有返回按钮,卡死在应用内,只能退出;
5. 大部分核心功能都无法在此 APP 上完成,需要额外下载其他应用,此应用只是一个空壳;
6. 核心功能需下载(平安车险快易免)。
平安车险快易免:
1. 以理赔为核心业务,一键报案可跳过互动语音应答,直接与系统连接,自动上传并快速识别用户信息;
2. 可查询理赔门店,合作修理厂;
3. 人伤预约,根据伤者恢复情况和自己的时间安排,预约平安人伤调解员参与协助事故调解;
4. 通过应用提交资料,不用去门店提交。
5. 板块规划设计和体验较为新颖,但操作感不好,常跳出。
掌上人保:
1. 以不同角色人物命名的理赔流程不太清晰:
2. 工具非常丰富,力图覆盖所有行车所涉及到的服务;
3. 工具板块展示较为混乱,规划不科学;
4. 拍照提示功能是亮点,通过在镜头上的车辆模糊背景可以正确拍摄事故现场。
安邦车险通:
1. 安邦保险官方手机应用,重点在于对保险流程及相关知识的介绍,辅助工具有助于评估与保险相关的支出金额。
2. 保费粗算;车险指南服务,提供车险基本常识;理赔流程及进度查询&通知;
3. 没有报险功能,更像一个工具集;
中国人寿:
1. 没有独立的车险 App ,是所有官方服务的集合;
2. 车险及先关服务作为应用的一个部分,未见突出;
3. 保单/理赔查询为主,辅助违章查询。
太平洋(E保通):
1. 多种类型保险介绍及销售,车险功能占多数;
2. 上线较早,集多个使用功能为一体;
3. 重投保(包括个性推荐及报价)及查询,对事故的处理流程没有过多涉及。
由于没有对应保险公司账号,对于应用和服务的真实配合程度不得而知,体验仅限于用户交互层面。不过从板块结构上看,这些应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