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制度会使人偏离正路;
抽象、空灵的智慧派不上用场,智慧必须实用;
每种职业都有其终极目标,而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是那些能找到终极目标并不懈追求的人;
不要试图涵盖所有的具体情况,要多下些力气进行培训,鼓励有关实用推理能力和直觉力技巧的培养,这些技巧就像优秀爵士乐手的即兴发挥;
具备感知力、细致的思考、对具体情况的估计、整合智力与情感的能力和共情的能力;
要想做到共情,就必须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但共情不单单是一种情感。为了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你还需要换位思考。这种视角的转换需要感知力和想象力。所以说,共情反应的是思想和情感的集合;
要培养有共情、有品德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先做一个好父母,把事情给孩子解释清楚,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有名有姓的一个人、活生生的面孔、活生生的生活,这些比数字更能引发共情和同情,不管哪个数字有多大;
作家和艺术家长久以来都具有为悲剧赋予情感和含义的叙事力量;
重要的特征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而容易用语言表达的部分却并不重要,如果让人们说出理由,那么你就是在诱使它们专注于错误的方面;
文字一旦成为评价工具,你就会试图把体验到的一切都转换为语言形式
『毫无原则』肯定是不对的,但不经判断地行事,规则和好原则就会流于迟钝,甚至变得危险。它们使人对环境的细微差异麻木不觉;
我们能通过让不安的孩子自己解决情感问题、让朋友磕磕绊绊肚子走出困境来学会所需之事吗?它们不是正处在找不到出路、在黑暗中踉跄、需要我们提几个合适的问题帮他们解惑的情况下吗?如果我们打断的太快,或是太急于解决那些我们主观认为的问题,那么我们可能会像新医生一样,错失真正的问题。但如果我们等得太久,我们的朋友也许就会陷入困境;
对医生和其他任何人而言,善于倾听能像我们敞开共情和智慧决策的窗户。如果缺乏智慧,不知道沉默和说话的时机和方式,我们就达不到生活与工作所需的好的倾听。实践智慧与善于倾听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有了实践智慧才能很好地倾听,善于倾听反过来会使你在实践时更有智慧;
医生过去喜欢倾听患者,现在却在屏幕或数字中寻找疾病,被患者称为『笔记本医生』。对X光来说可没有什么共情!眼睛能看出来胶片上的疾病,而耳朵能听到患者的抱怨。倾听甚至比检查身体更能开启我们的共情。当我们付出实践倾听时,我们也就开始共情了。
若想当一个好顾问,我们需要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我们还需要从他们的所思、所感中抽身出来,帮助他们也实现超然,这样我们就能帮助他们转换思维;
某位老师编写教学计划时写道:我要成为课堂的管理者,让孩子们体验到惊奇的兴奋、创造的喜悦和勤奋的回报。我的目标是在孩子们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向他们传递纯粹的学习的快乐。
有些教育系统在设计时就阻碍了临场发挥所需的实践智慧,没有标准化,标准也是可以实现的。步调一致的课程和高风险考试产生的过度标准化是在铤而走险,因为他们把实践智慧逐出了教学实践,侵蚀了教师至关重要的美德。
理由不是叠加的,有时他们会相互竞争。金钱、奖品或奖励之类的激励会排挤掉人们从某一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他们还会赶走促成某一行为的道德动机,还会夺走人们帮助他人的倾向性。
律师(包括其他职业)应该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合理判断、对客户福祉的真切关注、高质量工作带来的自豪感。
You’re a real deep thkneir. Thanks for sharing.